老式砖体房屋(多为砖混结构)改框架结构属于较大规模的结构性改造,涉及建筑安全、荷载转换、施工工艺等多方面问题,需谨慎规划与实施。以下是改造过程中的关键注意事项,供参考:
一、前期规划与审批:必须合规合法
专业资质与审批
改造前需委托具备建筑结构设计资质的设计院进行方案设计,施工单位需具备建筑工程施工资质。
向当地住建局、规划局申请改造审批,提供结构检测报告、设计图纸等文件,未经审批不得施工(否则可能被认定为违建,面临拆除风险)。
若房屋属于老旧小区或历史建筑,还需通过房管部门、文物局等相关部门的审核。
结构安全性检测
委托第三方机构对原房屋进行全面结构检测,重点评估:
地基基础的稳定性(是否有沉降、开裂);
墙体(尤其是承重墙)的材料强度(砖体、砂浆标号)、裂缝分布及损伤程度;
原有梁柱(若有)的承载力是否满足改造后荷载需求;
房屋整体抗震性能(是否符合现行抗震规范)。
二、结构改造核心注意事项:荷载转换与安全支撑
明确改造逻辑:从 “承重墙承重” 到 “框架承重”
砖混结构的荷载主要通过承重墙传递至地基,改为框架结构后,需通过新增框架柱、梁承担荷载,原承重墙可逐步替换或部分保留(需设计确认)。
严禁直接拆除承重墙:必须先施工框架结构,待新结构达到设计强度后,再拆除原承重墙,避免结构失稳。
框架布局与荷载计算
框架柱的位置需结合原房屋布局、使用需求及地基承载力设计,避免柱网间距过大(常规框架柱间距建议≤6 米,需通过结构计算确定)。
计算改造后房屋的总荷载(包括新增混凝土、钢筋、装修荷载等),确保地基与基础能承受新荷载,必要时进行地基加固(如注浆加固、扩大基础等)。
拆改过程中的临时支撑
在拆除承重墙前,需设置型钢支撑、钢管脚手架等临时支护体系,将原墙体荷载临时转移至支撑结构,防止拆除时墙体倒塌。
支撑体系需经结构计算确定,确保强度与稳定性,施工时需实时监测房屋变形(如沉降、倾斜)。
三、基础与地基处理:确保承载能力
地基承载力复核
框架结构的荷载集中于柱基础,需检查原地基(如条形基础、独立基础)的承载力是否满足新框架柱的荷载要求。
若地基承载力不足,需进行加固:
可采用混凝土扩大基础(增大基础底面积)、注浆加固(提高地基土强度)或桩基加固(新增桩基础承担荷载)。
基础施工要点
新增框架柱的基础需与原基础合理连接,避免不均匀沉降。若原基础为浅基础,新增基础深度需与原基础一致或更深(遵循 “先深后浅” 原则)。
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建议不低于 C30,钢筋配置需符合设计要求,施工时需做好基坑支护与排水(尤其雨季)。
四、材料与施工工艺:确保新旧结构连接可靠
混凝土与钢筋选择
新增框架柱、梁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C30(原结构若为低强度混凝土,需通过界面处理增强结合)。
钢筋采用 HRB400 及以上级别,直径根据受力计算确定(柱纵筋通常≥16mm,梁纵筋≥12mm),确保抗拉、抗压强度达标。
新旧结构连接技术
框架柱与原墙体的连接需采用植筋工艺:在原墙体钻孔植入钢筋,用结构胶锚固,确保新柱与原结构协同受力。
梁与原墙体或楼板的连接需通过预埋件、锚栓等方式固定,连接处混凝土表面需凿毛、清理浮浆,浇筑时添加膨胀剂防止裂缝。
施工顺序把控
优先施工基础和框架柱,待柱混凝土强度达到 70% 以上后,再施工框架梁,浇筑楼板(或采用预制板与现浇结合)。
拆除承重墙需遵循 “先撑后拆、分段拆除” 原则,每拆除一段需立即检查支撑体系与新框架的受力情况。
五、抗震与安全性加固:提升房屋性能
抗震验算与加固
老式砖体房屋多未考虑抗震设计,改为框架结构后需按现行《建筑抗震设计规范》进行验算,重点加强:
框架柱的箍筋加密区设置(提高延性);
梁柱节点核心区的钢筋锚固(避免节点破坏);
若保留部分墙体,需与框架柱可靠连接(如设置构造柱、拉结筋),防止墙体独立倒塌。
结构监测与安全控制
施工全过程需对房屋进行沉降观测、倾斜监测,若发现异常(如沉降速率超过 2mm / 天、倾斜度超过 0.3%),需立即停工整改。
改造完成后,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结构安全性验收,确保承载力、刚度符合设计要求。
六、其他注意事项:功能与细节处理
水电管线改造
框架结构的墙体布局改变,需重新规划水电管线(如给排水、强弱电),避免管线穿越框架柱、梁(确需穿越时,需经结构验算,在梁上钻孔直径≤梁高 1/10,且避开主筋)。
防水与隔音处理
拆除墙体后,需对新旧结构交界处的楼板、墙面重新做防水(如卫生间、厨房),避免渗漏;框架结构的隔音性能可能弱于原砖墙,可通过填充隔音材料(如岩棉)、加装隔音板提升效果。
装修与使用限制
改造后的框架结构墙体多为非承重墙(如加气块、石膏板墙),装修时不得在墙上随意开大洞、悬挂重物,避免影响结构安全。
七、风险提示:避免盲目改造
老式砖体房屋改框架成本较高(需检测、设计、加固),且施工周期长,若房屋年代过久(如超过 50 年)、地基沉降严重,可能不适合改造,建议优先考虑整体重建或加固维护。
非专业施工可能导致房屋倒塌、裂缝等安全事故,务必选择正规团队,全程遵循规范流程,切勿贪图便宜省略检测与审批环节。
总之,此类改造属于高风险工程,核心在于 “安全为一、合规先行”,必须通过专业设计与施工实现荷载的安全转换,确保改造后房屋的结构可靠性。
上一个:农村旧房改造加圈梁加固
下一个:没有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