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进入洛阳悦达墙改梁,主要从事洛阳房屋改造、旧房加固、墙改梁、门面房改造等。

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>>行业新闻>>新闻详细

行业新闻

行业新闻

news

砖混改框架结构时如何选择合适的梁柱尺寸?

作者:小编  浏览量:905  发布日期:2025-7-15 16:57:36

打印
字体【
视力保护色

在砖混改框架结构中,梁柱尺寸的选择是结构安全与功能合理性的核心,需结合荷载大小、跨度、抗震等级、材料强度及建筑功能限制(如层高、空间利用),通过结构计算确定,绝非凭经验或主观判断。以下是科学选择梁柱尺寸的核心逻辑和方法:

一、核心原则:“计算主导,规范约束”

梁柱尺寸必须满足两个基本要求:

承载力要求:能承受上部结构传递的竖向荷载(自重、活荷载)和水平荷载(地震、风荷载),不发生强度破坏;

延性与抗震要求:在地震等作用下,梁柱有足够变形能力(不突然脆性破坏),符合《建筑抗震设计规范》(GB50011)中 “强柱弱梁、强剪弱弯、强节点强锚固” 的原则。

关键前提:所有尺寸需由具备资质的设计院通过结构计算软件(如 PKPM、YJK)验算,输出具体截面尺寸(宽 × 高)和配筋,严禁凭 “经验值” 直接套用。

二、框架柱尺寸的确定(承重核心,抗侧移关键)

框架柱主要承担竖向荷载和水平地震作用产生的剪力,其截面尺寸需平衡 “承载力” 与 “延性”(轴压比是核心控制指标)。

1. 影响柱尺寸的核心因素

竖向荷载:包括上部楼板、屋面的恒载(如混凝土自重、装修层)、活载(如人群、家具),以及柱自身自重。荷载越大,柱截面需越大;

柱距(跨度):柱承担的范围(柱距)越大(如 6m 柱距比 4m 柱距承担荷载更大),柱截面需越大;

抗震等级:建筑所在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(如 6 度、7 度、8 度)越高,抗震等级(一、二、三、四级)越高,柱的截面尺寸和延性要求越严格(如轴压比限值更低);

混凝土强度等级:常用 C30-C40(砖混改造中,柱混凝土强度不宜低于 C30),强度越高,相同荷载下柱截面可更小(但需与原结构基础、梁的强度匹配)。

2. 柱截面尺寸的确定步骤

(1)先满足小截面尺寸要求(规范强制规定)

根据《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》(GB50010)和抗震要求,框架柱截面尺寸需满足:

小截面宽度 / 高度:非抗震设计≥250mm;抗震设计时,四级抗震≥300mm,三级≥350mm,一、二级≥400mm(避免柱截面过小导致刚度不足,地震时先破坏);

截面高宽比:矩形柱≤3(避免细长柱,易发生失稳破坏)。

例:7 度抗震设防(三级抗震)的住宅改造,柱截面小需 350mm×350mm。

(2)按轴压比验算(控制延性的关键)

轴压比 = 柱轴向压力设计值 ÷(柱截面面积 × 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)

轴压比直接影响柱的延性(变形能力),抗震等级越高,轴压比限值越严(如下表,以 C30 混凝土为例):

抗震等级 一级 二级 三级 四级

轴压比限值 0.65 0.75 0.85 0.90

计算逻辑:

先估算柱承担的总竖向荷载(通过上部结构荷载传递计算得出,如某柱承担 3 层楼板荷载,总轴向压力约 2000kN);

假设柱截面为 b×h(如 400×400mm,面积 0.16㎡),C30 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 f<sub>c</sub>=14.3N/mm²;

计算轴压比 = 2000×10³÷(0.16×10⁶×14.3)≈0.86,若为三级抗震(限值 0.85),则不满足,需增大截面(如 450×450mm,面积 0.2025㎡,轴压比≈2000×10³÷(0.2025×10⁶×14.3)≈0.69<0.85,满足)。

(3)结合建筑功能调整

柱截面过大会占用空间(如 300×300mm 柱占 0.09㎡,500×500mm 柱占 0.25㎡),需在满足安全的前提下优化:

优先采用方形柱(b=h),受力更均匀,且节省空间;

若空间受限(如走廊、门洞旁),可采用矩形柱(如 b=350mm,h=500mm),但需保证 h/b≤3;

避免柱截面突变(相邻柱尺寸差不宜超过 50mm),减少结构应力集中。

三、框架梁尺寸的确定(传递荷载,控制挠度)

框架梁主要承担楼板传递的弯矩和剪力,将荷载传递给柱,其尺寸主要由跨度和荷载决定,同时需满足抗震构造要求。

1. 影响梁尺寸的核心因素

梁的跨度(L):即梁两端柱的距离,是决定梁高的关键因素(跨度越大,梁需要越高才能抵抗弯矩);

荷载大小:楼板恒载(如 120mm 厚楼板自重约 3kN/㎡)、活载(住宅约 2kN/㎡,客厅可能 3kN/㎡)越大,梁的弯矩越大,截面需越大;

抗震要求:梁的截面高宽比(h/b)不宜大于 4(避免梁过扁,受剪性能差),且梁宽不宜小于 200mm(非抗震)或 250mm(抗震)。

2. 梁截面尺寸的确定步骤

(1)先按跨度初定梁高(经验公式,需验算)

梁高(h)与跨度(L)的关系:

简支梁(两端无约束):h≈L/8~L/10;

框架梁(两端与柱刚接,抗震):h≈L/10~L/12(抗震等级高时取大值,如一级抗震取 L/10)。

例:6m 跨度的框架梁(三级抗震),初定梁高 h=6000/12=500mm 或 6000/10=600mm(需结合荷载验算)。

(2)确定梁宽(b)

梁宽需满足:

小宽度:非抗震≥200mm,抗震≥250mm;

与梁高匹配:b≈h/2~h/3(如 h=500mm,则 b=200~250mm);

与柱宽协调:梁宽不宜大于柱宽(避免 “梁包柱”,导致 “强梁弱柱”,抗震不利),若梁宽接近柱宽,需在节点区加强(如增加柱箍筋)。

(3)验算挠度和配筋率(确保使用功能)

挠度验算:梁在荷载作用下的挠度需≤规范限值(如住宅楼板梁挠度限值为 L/250),若挠度超标,需增大梁高(增加刚度);

配筋率验算:梁纵向钢筋配筋率需在 2%~2.5%(受拉钢筋)以内(过高会导致梁脆性破坏),若配筋率超标,需增大梁宽(增加截面面积)。

(4)结合层高限制调整

若层高较低(如 2.8m),梁高过大会压缩净高(如 6m 跨度梁高 600mm,加上楼板 120mm,吊顶 100mm,净高仅剩 2.8-0.6-0.12-0.1=1.98m,影响使用),此时可:

在满足挠度的前提下,适当减小梁高(如取 L/13),但需增加配筋;

采用 “宽扁梁”(b 增大,h 减小,如 b=300mm,h=400mm),但需验算受剪承载力(宽扁梁受剪易不足)。

四、梁柱尺寸的协同与常见误区

“强柱弱梁” 原则:柱的承载力需高于梁(通过调整轴压比和配筋实现),避免地震时柱先破坏(柱比梁更重要),因此相同跨度下,柱截面通常需保证 “柱的线刚度≥梁的线刚度”(线刚度 = EI/L,E 为弹性模量,I 为截面惯性矩)。

避免盲目增大尺寸:柱截面过大(如 800×800mm)会导致轴压比过高(超过限值),反而降低延性;梁过高会影响空间,过宽会增加自重,均需平衡。

与原结构匹配:若原楼板为预制板(砖混常见),新增梁需与预制板搭接可靠(如梁顶预留槽口),梁高需考虑预制板厚度(避免梁顶高于楼板)。

总结

梁柱尺寸的选择是 “荷载计算→规范验算→功能优化” 的综合结果,必须由专业结构工程师通过软件建模计算确定,并出具详细的截面尺寸、配筋图和节点构造。实际改造中,常见的梁柱尺寸范围(供参考,非标准):

柱:300×300mm(小跨度、轻荷载)~500×500mm(大跨度、高抗震);

梁:250×400mm(3~4m 跨度)~300×600mm(6~7m 跨度)。

任何情况下,都不可凭经验直接套用尺寸,需以设计院的正式计算书和图纸为准,这是保障结构安全的可靠方式。

上一个:砖混结构如何改框架
下一个:没有了

洛阳悦达墙改梁   手机:15660196188

手机:15839907918  13462691279
地址:洛阳市涧西区   网址:www.lysyjz.com

技术支持:百事通   站点地图